气候现象

1. 可怕的“圣婴”——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处于夏季的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每越过赤道就要受到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这股西北季风减弱了秘鲁寒流,并且裹挟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一路向南,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png

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容易带来“暖冬”,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南方会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东北易出现“冷夏”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更能引起极端天气的发生。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每当遇到厄尔尼诺年,在我国登陆的热带风暴和台风个数要远远低于往年。并且还会造成夏季风减弱,夏季雨带向南偏转,使得华北一带少雨干旱,南方低温洪涝。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第二年就发生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止这些。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季,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类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也容易出现暖冬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洪水灾害.png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洪水灾害

  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根源在西太平洋的缘由

  在正常的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域盛行东风,赤道北侧为东北信风,赤道南侧为东南信风,这就使得海洋上表层的暖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输送的过程中,海水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西太平洋海面上的水温通常比东太平洋的水温高3~6摄氏度左右。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向西流动,海面下层的冷水上升,南部高纬度的秘鲁沿海的冷洋流向东太平洋区域补充流走的海水,所以通常这个区域出现冷水上翻现象,使海域上方的空气变冷,密度增大,以致无法把水汽抬升到能够形成云和雨滴的高度,因此,这一区域通常非常干旱。而降水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以西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是,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西太平洋高水位的海水迅速向东蔓延,使东太平洋的海面迅速升高,暖水逐步占据海域,使海水增温,并且持续几个月以上,所以说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根源在西太平洋。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小男孩”或者“圣婴”的意思,与之对应的是原意为“小女孩”或“圣女”的拉尼娜。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的发生,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大约需要四年的时间,并且,拉尼娜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科学家们认为,拉尼娜是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它会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2.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字面意义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指的是洋面水温反常下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现在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它的典型特征是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表温度距平降至-0.5℃以下。因此,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但是,并不是每次厄尔尼诺以后都会出现拉尼娜。,据统计,大约不足一半的厄尔尼诺年之后会出现拉尼娜现象。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4-1985年、1988-1989年和1995-1996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很难预测,因为它比厄尔尼诺现象更复杂,而且出现的次数又比厄尔尼诺现象少得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对气候正常变化会产生影响。不过,有关专家认为,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不会有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那样大。

广西冻灾成因-异常大气环流和拉尼娜共同作祟.png

广西冻灾成因-异常大气环流和拉尼娜共同作祟

拉尼娜导致雪灾.png

拉尼娜导致雪灾

拉尼娜现象示意图.png

拉尼娜现象示意图

3. 季风

  季风,简单来说,就是随着季节变更,而导致风向逆转的天气现象。在中国、印度及阿拉伯海沿岸一带,早在古代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现在西文中的“季风”一词(如英语中的monsoon,),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语,它的意思即为气候。 

  究竟什么是季风?过去只认为风向有季节变化,就是季风。于是有人就说,中国的西南部季节特别明显,可是就从来没有见过季风!当然,季风还是有的,只是因为受地形影响,风向季节变化反映不出来。现代人们对季风的认识有了进步,至少有三点是公认的,即:(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2)随着风向变换,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产生转变,例如,冬季风来时感到空气寒冷干燥,夏季风来时空气温暖潮湿;(3)随着盛行风向的变换,将带来明显的天气气候变化。 

  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气压随高度变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产生从大陆指向海洋的水平气压梯度,空气由大陆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向大陆,形成了与高空方向相反气流,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夏季风特别温暖而湿润。 

  冬季大陆迅速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因此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变为东北季风。冬季风十分干冷。 

  不过,海陆影响的程度,与纬度和季节都有关系。冬季中、高纬度海陆影响大,陆地的冷高压中心位置在较高的纬度上,海洋上为低压。夏季低纬度海陆影响大,陆地上的热低压中心位置偏南,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向北移动。 

  当然,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也可以使季风加强或削弱,但不是基本因素。至于季风现象是否明显,则与大陆面积大小、形状和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系。大陆面积大,由于海陆间热力差异形成的季节性高、低压就强,气压梯度季节变化也就大,季风也就越明显。北美大陆面积远远小于欧亚大陆,冬季的冷高压和夏季的热低压都不明显,所以季风也不明显。大陆形状呈卧长方形,从西欧进入大陆的温暖气流很难达到大陆东部,所以大陆东部季风明显。北美大陆呈竖长方形,从西岸进入大陆的气流可以到达东部,所以大陆东部也无明显季风。大陆纬度低,无论从海陆热力差异,还是行星风带的季风移动,都有利于季风形成,欧亚大陆的纬度位置达到较低纬度,北美大陆则主要分布在纬度30°以北,所以欧亚大陆季风比北美大陆明显。

4. 梅雨

梅雨的由来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受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而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度高湿度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同纬度地区的气候也迥然不同,在欧亚大陆北纬20度至40度的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表现为地中海式气候。

      在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所以,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所特有的。

梅雨的形成

      梅雨的形成和季风活动密切相关,是夏季风逐渐加强稳定的结果。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后,在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就产生降水。所以,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图片来源.png

图片来源:《天气100问》

      事实上,这条“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期,正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发生两次跳跃性变化间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冷暖空气长时间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并且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致使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连续的阴雨天气。

上海的梅雨

      梅雨是一种大范围的大型降水过程,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天气现象。梅雨天气开始、结束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少,都取决于当年冷暖空气的强度和进退时间。一般说,进入梅雨时间早,梅雨期长,总降水量也就大。

      上海常年在6月15日入梅, 7月9日出梅,梅雨期一般为20天左右,梅雨量平均为244.4毫米。而08年入梅时间为6月7日,梅雨期则长达29天,梅雨总量达到389.5毫米。这也是1999年之后梅雨持续时间最长、梅雨量最多的一年。

      历史之最:  

        *入梅最早的是5月22日(1936年)

        *入梅最迟的是7月9日(1982年)

        *梅雨量最多的达814.8毫米(1999年)

        *梅雨量最少的仅11.9毫米(1902年)

        *梅雨持续天数最短的仅3天(属空梅),分别为1958年的6月27日- 29日和1965年的6月25日- 27日


返回顶部

琼ICP备18004551号